首页 >> 正文
如何区分中国历史上的“庙号”和“谥号”
2018年02月24日
来源: 搜狐网
【字号: 】【打印

    所谓“庙号”,就是帝王的子孙在宗庙祭把他时给他特立的名号。在上古时,帝王在生前死后都用的是同一个名字。后来,人们觉得直接称呼已死的先帝、先王不大方便,祭祖时直呼名字也有些不妥。

    所以,商时祭祖时就用每个王生日的天干来称呼他,不再用地的名字了,以表示恭敬。

    如夏、商两代的王,习惯上就是以庙号相称的,如夏朝大康、少康、孔甲,商朝的祖甲、帝乙等等。

    “谥号”产生于周朝。据说,周公做谥法,每个天子死后,就根据他生前的行为,给他一个代名。譬如,周武王,因为他灭商朝有武功,死后溢地为“武”,后人就不叫他姬发,而叫他周武王了。

    这种说法一直流传了两千多年,直到1911年辛亥革命爆发后,才跟着清王朝一同消失了。

    谥号是一些固定的字,这些字都有特定的含义。表彰帝王功德的,是美溢;反之则是恶谥。比如,根据谥法,“威强睿德曰武,去礼远众曰炀”,因此,汉武帝的“武”就是美谥,隋炀帝的“炀”就是恶谥。

    谥法主要有:

    “经天纬地日文;威强睿德曰武;

    至善闻周曰宣;圣闻周达曰昭;

    行义悦民日元;希纲治纪曰平;

    辟士服远曰桓;温柔好乐曰康;

    希义行刚曰景;柔质慈民曰惠;

    安民立政曰成;照临四方曰明;

    聪明睿智曰献;希德执义曰穆;

    乱而不损曰灵;去礼远众曰炀;

    杀戳无辜日厉;恭仁短折曰哀;

    在国道优曰感;慈仁短折曰怀”等等。

    一般说来,帝王因其地位至高无上,获得美溢居多,这说明溢号并不完全反映真实事迹。

    臣下之谥,由朝廷赐予。如诸葛亮的溢号是“忠武”,欧阳修的谥号是“文忠”。臣子的谥号两个字的居多。

    东汉以后,又出现私谥。私谥不是由朝廷赐予的,而是由儒生们评定的。如陶渊明的私谥是“靖节”。

    但是,谥法在秦朝时也曾一度中断。这是因为秦王赢政于公元前221年统中国后,认为加谥号是“子议父,臣议君”,不可取。于是下令废除了谥法,自称“始皇帝”。后世子孙世代相传,即二世、三世皇帝。

    直到汉朝,庙号、谥号才恢复过来。如汉武帝,他本名刘彻,庙号“世宗”,谥号“孝武”,全称是“世宗孝武皇帝”,简称汉武帝。

    那么,怎么区分“庙号”和“谥号”呢?

    一般说,凡称某某祖、某某宗的就是庙号,凡称某某帝的便是谥号。

    但在历史各阶段习惯上的称呼又有些不同。唐朝以前,一般都只称“谥号”,如汉光武帝、魏武帝、隋炀帝等等。

    唐朝以后,一般都称庙号,如唐太宗、宋太祖、明神宗等等。不过在这期间,也有称谥号的。如唐玄宗李隆基的庙号是“玄宗”,谥号是“至道大圣大明孝皇帝”,这中间关键的是“明”字,因而唐玄宗又被称为“唐明皇”。

    明朝中叶后,帝王的称号又有所改变,多数以年号来称呼。如明朝末年皇帝来由检,人们都叫他“崇祯”,“崇祯”就是他的年号。到了清朝,皇帝也都以年号相称,如康熙、乾隆、光绪等。

    

【字号: 】【打印】【关闭

0100701600300000000000000111000011224477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