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大山沟里产出“软黄金”
2018年04月02日
来源: 甘肃日报
【字号: 】【打印

    【三年决战奔小康】大山沟里产出“软黄金”

    东沟村和曹家沟村,位于关山东麓,是华亭县砚峡乡的两个贫困村,山连着山,沟接着沟,平日里寂静的听不到一声鸟鸣。让人意想不到的是,这个几乎与世隔绝的“世外桃源”里却产出了“软黄金”——麝香。

    公麝产的麝香是我国十大名贵中药材之一,因为数量稀少,价格昂贵,素有“软黄金”之称。近些年,随着野生林麝资源的减少,人工养殖林麝逐渐兴起,越来越多的人开始从人工林麝身上寻找商机。

    大山深处有人家。3月2日,记者一行从华亭县城出发一路向北,翻过三四个山头,再走过一段崎岖的山路,来到了饲养林麝的东沟村。

    “我在中央七套的农业频道无意间看到陕西凤县有人养殖林麝,这种小动物吃的少,爱干净,还收益可观,就想着去看看。”不仅好养还能赚不少钱的林麝,让以前贩卖过煤炭、承包过工程的赵建刚萌发了新的赚钱念头。

    2015年,赵建刚从陕西凤县考察学习回来,就注册成立了华亭县慧源麝业林麝养殖有限公司,在东沟村投资林麝驯养繁殖项目。为保障林麝养殖的饲草料需求,公司流转了500亩土地,栽植林麝饲草树木约200亩,种植各类精饲料300亩。经过两年多的发展,如今林麝存栏量达到140多只。

    林麝到底能不能赚钱?赵建刚给记者算了一笔账:成年雄麝每年可产麝香约20克,按市场价每克600元计算,一头雄麝每年可收入1万元以上,成年雌麝每年可繁殖1—2头幼麝,每头幼麝市场价约2万元。这加起来可是一笔不小的收入。

    随着公司规模的扩大,尝到甜头的赵建刚开始探索“公司+贫困户”的方式,以此带动当地群众脱贫致富。“公司已突破了养殖技术难题,并和有条件有意愿养殖的农户签订了协议,通过向他们提供林麝种源,保障回收麝香和幼麝并提供技术支持,帮助他们发展林麝产业,带动群众脱贫致富。”赵建刚说。

    砚峡乡曹家沟村上湾社村民赵雄伟是被赵建刚带动起来的林麝养殖户。

    2014年,赵雄伟一家被认定为村里的建档立卡贫困户,通过在天平铁路上苦干一年,赵雄伟次年就脱贫了。明年怎么办?虽然脱贫了,可家里有老人孩子要照顾,不能出远门,家门口的活又要干完了,怎样才能稳定脱贫,让家人过上富裕的生活,成了赵雄伟的一块心病。直到他从赵建刚那里领来了3只林麝。

    “我参加了技术培训,还专门在养殖场学习了7天,以后要靠养殖林麝脱贫致富奔小康了。”赵雄伟说,根据协议,他把5万元全部投资到赵建刚的公司,公司为他投放1雄2雌的麝种,还提供了养殖、防疫等技术指导并承担养殖风险,每年所产麝香、幼麝由公司按协议价回收。

    “1只公麝产20克麝香,2只母麝产两三只幼崽,这就能带来5万多元的收入。另外我再承包一些土地,种上中药材,终于不用再担心在家里没饭吃了。”这笔算出来的收入,让30岁出头的赵雄伟对未来的生活充满了信心。

    “赵雄伟是我尝试帮扶的第一户,不到一年的时间,他领养的那只公麝就产出了近20克的麝香,带来了近1万元的收入。”赵建刚说,他生在华亭农村,长在华亭农村,特别希望通过自己的带领,让更多的村民能通过林麝养殖使日子好起来,生活富起来。

    “下一步,我还打算为更多有能力有意向的农户提供养殖技术、林麝种源、日常管理等服务。对于那些没有条件养殖的贫困户,我想让他们在公司做一些树叶采集、饲料种植的活,增加他们收入。”赵建刚信心满满地说,不久的将来,大山里的老百姓也能和全国人民一起实现全面小康了!(记者昝琦 朱宇鲲 杜雪琴)

【字号: 】【打印】【关闭

0100701600300000000000000111000011226258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