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李世民的这个特殊癖好导致自己死后被盗墓
2018年03月29日
来源: 《百家讲坛》杂志
【字号: 】【打印

    一生勤政爱民的李世民喜欢书法,尤其崇拜王羲之,于是想尽办法从民间搜集王羲之的真迹来收藏。既然要收藏,就一定要收最好的藏品,因而能够得到王羲之《兰亭集序》的真迹就成了李世民最大的梦想。登上大位后,李世民派人四处打听王羲之后人的下落,还真让他找到了。

    原来,王羲之的七世孙在隋末大乱时出家做了和尚,因为没有子孙,就把《兰亭集序》传给了自己的弟子辩才。辩才一直把《兰亭集序》看成自己的命根子,为了保险起见,他在卧室房梁上凿了一个洞,把字帖藏入其中。唐太宗平定天下后,多次派人和辩才和尚谈判,每谈一次,出价就抬高一次,金银珠宝、美女侍妾任他挑选,可作为一个出家人,辩才对这些东西都不感兴趣,所以谈判很快就进行不下去了。

    唐太宗被死不合作的辩才气得要命。尽管当时不是法制社会,而且“四海之内,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但是唐太宗也要顾及自己的名誉,所以“豪夺”是不会的,但他并不死心。他召来监察御史萧翼谈到这事。萧翼为人乖巧,口齿伶俐,鬼点子特多,他向唐太宗要了几幅王羲之的真迹,就去找辩才了。

    萧翼的办法很简单,就是“抛砖引玉”。他化装成一介书生,坐船来到辩才所在的越州永欣寺游玩。辩才长期与青灯黄卷做伴,过着寂寞无聊的孤独日子,现在有一个人陪着他聊天聊地聊世界,当然非常快活。于是,两人越聊越投机,简直成了莫逆之交。萧翼经常出入辩才房间,其他小和尚知道他是辩才的好友,就随他去了。

    一天,两人聊各自的兴趣爱好时聊到了书法上,萧翼说:“住持佛眼,在下有几幅祖上传下来的王羲之杂帖,不知道是真是假,希望您给鉴别一下。”说完拿出了自己准备的几幅王羲之真迹,辩才看了看,得意地告诉他:“您这些确是真迹,可惜不是王羲之最好的作品,他最好的作品是《兰亭集序》,您有吗?我这里有!”看到鱼儿就要上钩了,萧翼故意装出怀疑的样子,说:“我也听说过此帖,但这是王羲之最著名的墨宝啊,多少人觊觎它而不能得到。经过这么多年,我想它也许早就毁于兵燹之灾了,您手中的说不定也是赝品。”辩才一听火了:“好,您不相信,那我就让您开开眼界,明天上午来看吧。”

    第二天,萧翼按时赴约,辩才当着他的面从房梁上取下铁匣子,拿出《兰亭集序》真迹给萧翼过目。萧翼立刻记下了辩才藏帖的位置。不久之后的一天,萧翼趁辩才不在庙宇,溜进辩才的卧室,手脚麻利地偷出王羲之的《兰亭集序》真迹,然后以百米冲刺的速度把宝贝送到了唐太宗手里。

    唐太宗龙颜大悦,重重地赏赐萧翼。而对于辩才和尚,他装着心胸宽大的样子,并没有打击报复,还额外赏赐了绸缎3000匹、稻谷3000石。只可惜,辩才失去真迹后非常难过,不久便积郁成疾,不到一年就去世了。

    得到了自己的心爱之物,唐太宗一点也不为自己的卑劣手段而感到惭愧,还命令当时的书法名家临摹数本,分赐给他的亲贵近臣。他自己对《兰亭集序》更是爱不释手,多次题跋,死后又将其随葬。后来,他的陵墓被盗,《兰亭集序》也从此失传。

【字号: 】【打印】【关闭

0100701600300000000000000111000011226114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