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一代贤相姚崇巧灭蝗虫:去世后感动唐玄宗
2018年03月26日
来源: 搜狐历史
【字号: 】【打印

    唐玄宗在平定太平公主集团、执掌全部大权后,国内仍然是经济凋零,吏治混乱,面对百废待兴的局面,玄宗决心首先整顿吏治,任用贤人,先前武则天和韦后为了收买人心,用人不问才干,大量任用官吏,导致官僚机构膨胀。玄宗首先下令严格官员铨选制度裁汰冗员,规定今后没有战功及别敕,吏部、兵部不得任命官员,消除了人浮于事的现象。

    在整顿吏治的同时,他还起用贤臣姚崇和宋璟。姚崇在武周和睿宗朝已两次入朝为相,素有“救时宰相”之称。开元元年十月,玄宗召见姚崇,宣布任命姚崇担任兵部尚书,同中书门下平章事。玄宗以为姚崇会大喜过望,但姚崇却沉默不语,也不拜谢龙恩,玄宗心中好生奇怪。稍后姚崇才对皇帝说:“臣有建议十项,如果皇上不听或者不实行它,臣斗胆冒死不接受皇上的任命。”玄宗颇感兴趣,便让他说来听听。姚崇逐一说出他的10项要求:实行仁政;不求边功;不要让宦官干政;减少百姓赋税;不要再建造寺院;以礼法对待大臣等。玄宗听完姚崇的10项建议,郑重承诺愿意实行,接受了姚崇的建议,任命他当宰相。姚崇任宰相后,在很短的时间内,便把朝政治理得焕然一新。

    正当玄宗励精图治的时候,河南一带发生了一场特大蝗灾。中原的广阔土地上,到处都是成群的飞蝗。那蝗群飞过的时候,黑压压的一片,遮天蔽日。蝗群落到哪里,哪里的庄稼就被啃得荡然无存。灾情越来越严重,受灾的地区也越来越大。地方官吏向朝廷告急的文书,像雪片一样传到了京城。

    宰相姚崇向玄宗上了一道奏章,认为蝗虫不过是一种害虫,处理得当,是可以治理的。只要各地官民齐心协力驱蝗,蝗虫完全可以扑灭,唐玄宗很信任姚崇,立刻批准了姚崇的奏章。姚崇下了一道命令,要百姓一到夜里就在田头将火堆燃起。等飞蝗看到火光飞下来,就集中扑杀;同时在田边挖个大坑,边打边烧。各地官民发动起来,用姚崇的办法灭蝗,效果很显著。仅汴州一个地方就扑灭了蝗虫14万担,灾情缓解了下来。

    可是那时在长安朝廷里有一批官员,认为姚崇的灭蝗办法过去没人做过,现在这样冒冒失失推行,只怕会闯出乱子来。唐玄宗见反对的人多,也有点犹豫不定。他又找姚崇来问,姚崇镇定自若地回答说:“做事只要合乎道理,不能讲老规矩。再说历史上大蝗灾的年头,都因为没有采取好的扑灭措施,造成严重灾害。现在,河南河北积存的粮食不多,如果今年因为蝗灾而没有收获,将来百姓没粮吃,流离失所,那样才危险呢。”唐玄宗一听蝗灾不除,国家安全会受到威胁,就害怕起来,说:“依你说,该怎么办才好?”姚崇说“大臣们不赞成我的办法,陛下也有颐虑。我看这事陛下只管交给我来处理。万一出了乱子,我愿意受革职处分。

    由于姚崇不顾个人安危,只考虑国家的安全和百姓的生活,坚决灭蝗,各地的蝗灾终于平息下来。姚崇一生节俭,衣着朴素,妻子儿女也过着贫寒的生活,开元四年姚崇病重,宋璟前往探视,见他家床铺破席,门无布帘,时值刮风下雨,只好将竹席挡雨,深受感动。姚崇死后,家中无钱发丧,后有一个老家人自愿卖身替他办丧事。玄宗听说后,赏赐了他100段布帛。200石粮食。

    后玄宗偶经他的墓地,见墓地上空无碑,感动得泪雨滂沱,命人为他立碑,并亲手书写了碑文,以嘉良臣。唐玄宗在他即位以后的前20多年中,除了姚崇之外,还任用过好几个有名的贤相,比如宋璟、张说、韩休、张九龄等人。他还愿意采纳宰相和大们的正确意见,实行了很多有利于经济发展的。

【字号: 】【打印】【关闭

010070160030000000000000011100001122592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