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古诗文里的“狗”:人间烟火里不可缺的一景
2018年03月19日
来源: 凤凰读书
【字号: 】【打印

    今年是狗年,虽说狗与人相处已经上千年,与狗相关的成语还真没几个褒义的——狗尾续貂、蝇营狗苟、阿猫阿狗、兔死狗烹、鸡鸣狗盗、狗咬吕洞宾、狗皮膏药、狗头军师、狼心狗肺……狗狗估计要哭死在狗窝了。正是和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才能出来这么多生动形象的词语。

    今日,我们一起来看看,古诗文里的“狗”,也许它只是属于背景的存在,但也是人间烟火里不可缺的一景。

    比如陶渊明的《归园田居》,诗人写农村的田园风格,舒畅的心情,自由的心境。那一声在深巷中的狗吠,在桑树颠的鸡鸣,诗人听到这声音熟悉又愉悦。

    《归园田居·其一》

    晋·陶渊明

    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

    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

    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

    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

    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

    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

    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

    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

    户庭无尘杂,虚室有余闲。

    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

    还有一声犬吠,在风雪之夜里。

    诗人刘长卿投宿山村,天寒屋贫,还好辗转反侧时,那声犬吠,带来了一点希望。这首诗意义解释很多样化,有说是诗人贬谪之后所写,严冬比喻诗人的走投无路,而那声犬吠所带来的夜归人,似言绝望中遇上救星苗丕,给自己带来了一点可以喘息的光明,当然也包含无限的感激之情。

    《逢雪宿芙蓉山主人》

    唐·刘长卿

    日暮苍山远,天寒白屋贫。

    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

    关于狗成语里,喜这一个“白云苍狗”,指浮云像白衣裳,顷刻又变得像灰色的狗,比喻世事变幻无常。

    这个成语来自杜甫的七言古诗《可叹》。这首诗,是为当时的另一位诗人王季友写的。王季友,好学,家贫,人穷志不穷,作风很正派。可是他妻子却嫌弃他,终于和他离了婚。有些人不了解内情,纷纷议论,把王季友丑化了。杜甫的这首《可叹》诗,就是针对那些不公正的议论而发的。诗不叹王季友好夫没好妻,也不叹他好人没好运,叹的是,这样一个作风正派的人物,忽然被说成那样的低劣,可叹!

    《可叹》诗一开头,作者就这样表示感慨:天上浮云似白衣,斯须变幻为苍狗;古往今来共一时,人生万事无不有!

    诗用兴比起句,说:天上的浮云分明象件淸白干净的衣服,一会儿却变成一只灰毛狗的样子了;从古到今都是这样,人生道路上形形色色的事儿哪样没有呢……

    白云苍狗的典故,也被很多诗人使用:

    清·姚鼐《慧居寺》诗:“白云苍狗尘寰感,也到空林释子家。”

    清·惜秋旅生《维新梦》:“白云苍狗,溯前尘往事,不堪回首。”

    鲁迅《华盖集·后记》:“真是世事白云苍狗,不禁感慨系之矣!”

    《可叹》

    唐·杜甫

    天上浮云如白衣,斯须改变如苍狗。

    古往今来共一时,人生万事无不有。

    近者抉眼去其夫,河东女儿身姓柳。

    丈夫正色动引经,酆城客子王季友。

    群书万卷常暗诵,孝经一通看在手。

    贫穷老瘦家卖屐,好事就之为携酒。

    豫章太守高帝孙,引为宾客敬颇久。

    闻道三年未曾语,小心恐惧闭其口。

    太守得之更不疑,人生反覆看亦丑。

    明月无瑕岂容易,紫气郁郁犹冲斗。

    时危可仗真豪俊,二人得置君侧否。

    太守顷者领山南,邦人思之比父母。

    王生早曾拜颜色,高山之外皆培塿。

    用为羲和天为成,用平水土地为厚。

    王也论道阻江湖,李也丞疑旷前后。

    死为星辰终不灭,致君尧舜焉肯朽。

    吾辈碌碌饱饭行,风后力牧长回首。

    杜甫另外一首《草堂》,是古诗里难得写了一笔,狗狗的温情画面“旧犬喜我归,低徊入衣裾”。

    这首诗以草堂去来始末为线,前半篇追叙成都遭受徐知道叛乱的情况,突出了他为“蛮夷塞成都”而去,为“成都适无虞”而归的心情,希望严武注意国家的治乱,同人心向背,息息相关,千万不能满足于眼前的“适无虞”。

    唐代宗宝应元年(762)四月,严武被召还朝,讵料,“大将赴朝廷,群小起异图”,当时的剑南西川兵马使徐知道便乘机纠集邛南兵叛乱。杜甫因送严武入朝至绵州,为避徐知道乱而转赴梓州。迨至广德二年(764)三月,严武复任东西川节度使兼成都尹,杜甫始携家人自阆州返回成都。此诗当作于唐代宗广德二年(764)春,杜甫自阆州返回成都草堂后。

    后半部分,回到草堂后,入门见四颗小松树尚在,我漫步于万竿疏竹之中。往日养的家犬喜我久归,它也热情的在我身边徘徊——

    《草堂》

    唐·杜甫

    不忍竟舍此,复来剃榛芜。

    入门四松在,步屟万竹疏。

    旧犬喜我归,低徊入衣裾。

    邻舍喜我归,酤酒携胡芦。

    大官喜我来,遣骑问所须。

    城郭喜我来,宾客隘村墟。

    天下尚未宁,健儿胜腐儒。

    飘摇风尘际,何地置老夫。

    于时见疣赘,骨髓幸未枯。

    饮啄愧残生,食薇不敢馀。

    人生变化无常,如白云如苍狗,而万物呢?如刍狗。

    刍狗,没有灵魂的草扎成的狗。源于本老子《道德经》第五章,天地看万物和那个丢掉的草狗一样,并没有对人特别好,对其他的万物特别差。通俗点说:天地看待万物是一样的,不对谁特别好,也不对谁特别坏,一切随其自然发展。换句话说,不管万物变成什么样子,那是万物自己的行为(包括运气),与天地无关,天还是干天的事,地还是干地的事,一切犹如随风入夜,润物无声,天地最是自然不过的。

    《道德经》

    老子

    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

    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

    天地之间,其犹橐(tuó)籥(yuè)乎?

    虚而不屈,动而俞出。

    多言数穷,不如守中。

    

【字号: 】【打印】【关闭

0100701600300000000000000111000011225593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