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造反不成 死亡成谜 这位唐朝诗人生不逢时
2018年02月27日
来源: 搜狐
【字号: 】【打印

    刀叔观点:如果在开明的社会,谁又会在意一个女人当上国家元首呢?

    骆宾王,字观光,汉族,婺州义乌(今浙江义乌)人,唐代诗人,与王勃、杨炯、卢照邻合称“初唐四杰”。

    骆宾王的一生怀才不遇,潦倒不堪。唐高宗仪凤四年的时候,他被任命为侍御史(监察性质的官职),后来又因为多次向武则天上书言事而被人诬陷锒铛入狱。在狱中,骆宾王写下了“露重飞难进,风高响易沉”的千古名句来抒发心中的悲愤。

    光宅元年(684年),武则天废去刚登基的中宗李显,另立四子李旦为帝,自己临朝称制。正想进一步登位称帝,建立大周王朝,这就引起一些忠于唐室的大臣勋贵的愤怒。身为开国元勋英国公李绩嗣孙的李敬业,以已故太子李贤为号召,在扬州起兵,建立匡复府,自任匡复府上将、扬州大都督。

    骆宾王被罗致入幕府,为艺文令,军中的书檄,均出自他的手笔。《代李敬业传檄天下文》 ,就是骆宾王的代表作。本文亦称《讨武曌檄》,但武则天自名“曌”是在光宅五年武后称帝以后的事,可知乃后人所改,现仍用本题。

    这篇檄文立论严正,先声夺人,将武则天置于被告席上,列数其罪。借此宣告天下,共同起兵,起到了很大的宣传鼓动作用。不仅仅表明了武则天作为一代君主的罪过,也顺便提醒了这些匡复李唐盛世的人们,寓意在生死存亡的时刻,为起兵讨伐武则天做了充足的铺垫,并且将人们心中的豪情壮志都激发出来,起到了很好的调度气氛,激发意志的效果。

    这篇《代李敬业讨武曌檄》行文流畅,感情饱满,是名垂千史的好作品。后世的人们可以从这首词中,认识到武则天的蛮横无理,从里到外,令人警醒深刻,文采劲道,令人深思。起到了鼓舞志气,折服人心的作为,至今仍是历史上极有艺术价值的不朽之作。

    武则天原本打算留骆宾王重用,无奈骆宾王实在是对武则天成见太大,跟着徐敬业起兵造反,兵败之后骆宾王是死是逃也就没有人知道了。

    关于骆宾王后来的生死,历来都存在三个说法:

    说法一:诛杀。《资治通鉴》明确地记载了起义军失败后徐敬业、骆宾王被叛军诛杀的场景,《旧唐书》也肯定了诛杀骆宾王的事实。

    说法二:逃跑。《新唐书》却记载了是骆宾王在兵败后逃跑。

    说法三:出家。初唐著名诗人宋之问在杭州灵隐寺,碰到一个老和尚替他对了两联妙句:“楼观沧海日,门听浙江潮。”据说此人就是骆宾王。但是后有人去找再也没有找见。

    如果骆宾王和武则天能够出生在一个开明的社会,那时候没有人会去在意武则天一个女人能够当上一国的主宰,骆宾王也能够实现他为国尽忠的抱负,这对于他们二人来说都是最好的结果。但局限于当时人们的思想和眼界,骆宾王的一生也只能抱憾收场了。

    

【字号: 】【打印】【关闭

0100701600300000000000000111000011224612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