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孙膑兵法》失传千年的传奇经历
2018年02月08日
来源: 京都之声
【字号: 】【打印

    在群雄继起、诸侯争霸的战国时期,思想和文化得到了大解放。齐国是重要的思想、文化中心,齐威王、宣王之时,曾在齐国都城——临淄设下学宫,招集天下奇人异士,著书立说,游说讲学。宽容的学术政策和良好的学术环境,造就了一大批才华横溢、博学多识的人才。从而形成了兼收并蓄集大成的战国文化。同时,军事和战争成为了当时社会生活的主题,倍受人们的关注。虽然兵学并不是中华文明的主干部分,但却是整个中国传统文化里富有特色的一部分内容。

    《孙膑兵法》是中国古代的最著名中原军事著作之一,也是《孙子兵法》后“孙子学派”的又一力作,是反映战国时期兵家思想的代表作之一。《孙膑兵法》古称《齐孙子》,作者为孙膑,先秦天下十豪之一。

    战国初期名将庞涓辅佐魏惠王,做了将军,暗中派人请孙膑到了魏国,但见了孙膑又嫉妒他的才能在自己之上,后来陷害孙膑,给他用了膑刑,即去掉膝盖骨的残忍肉刑,所以后来人叫他孙膑。在友人的帮助下,孙膑最后逃离魏国,到了齐国,被齐威王重用,做了齐国将军田忌的军师,设奇计在马陵道大败魏军,并射死庞涓。后来,田忌被邹忌排挤,流亡到楚国。

    在战国的兵家中,孙膑是以“贵势”即讲求机变而著称的,他和吴起都是当时著名的军事家。最早明确记载孙膑有兵法的是《史记》,《汉书•艺文志》把它与《吴孙子兵法》并列,著录《齐孙子》八十九篇、图四卷。据考证,《孙膑兵法》的散失大概在唐代以前。因为《魏武帝注孙子》提到了“孙膑曰:兵恐不投之于死地也”,唐朝赵蕤《长短经》卷九也提到过“孙膑曰:兵恐不可救”,杜佑所著《通典》卷一四九有“孙膑曰:用骑有十利”一段,但从《隋书•经籍志》以后就不见记载了。这样算起来,《孙膑兵法》在中华文明的历史长河中散失了大概一千多年。

    1972年2月,一个偶然的机会,国家考古人员山东临沂银雀山一号汉墓发现了著名的《孙子兵法》和已经失传1000多年的《孙膑兵法》等竹简,共编7500多号。特别是出土的竹简本《孙膑兵法》,使失传已久的古书得以重见天日。竹简本《孙膑兵法》经过认真整理,分为上、下两编,上编可以确定属于《齐孙子》的十五篇,包括《禽庞涓》、《见威王》、《威王问》和《陈忌问垒》等;下编是还不能确定属于《齐孙子》的论兵之作。竹简本篇数大大少于《艺文志》著录本,也不是完善的版本。

    1985年9月,文物出版社出版了银雀山汉墓竹简整理组修订后的《银雀山汉墓竹简(壹)》八开精装版,收录了《孙子兵法》、《孙膑兵法》、《尉缭子》、《晏子》、《六韬》、《守法守令十三篇》的图版、摹本、释文、注释。

【字号: 】【打印】【关闭

0100701600300000000000000111000011223892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