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煤企探访记:“这个年好过了,但改革关口还没过”
2018年02月08日
来源: 新华社
【字号: 】【打印

    新华社兰州2月7日电题:煤企探访记:“这个年好过了,但改革关口还没过”

    新华社记者屠国玺、王铭禹

    过去3年,位于甘肃省兰州市红古区的窑街煤电集团有限公司“日子不好过”,曾连续5个月发不出工资,许多职工生活艰难。今年春节,这家有60年历史的老国企怎样了?企业职工能过好年吗?

    傍晚时分,职工们下班回家,迎着寒风,记者来到了锻工牛书峰的家中。甫一入户,屋内的暖气瞬间驱散寒意,宽敞的客厅被拾掇得井井有条,客厅内沙发、冰箱、液晶电视等家具家电摆放齐整;阳台上几盆绿植长得正旺,一派春意融融。

    牛书峰和妻子李彩霞忙着烧水沏茶,并拿出早已买好的糖果、点心,热情招待来客。“这些都是给过年准备的,今年收入好了买得起。”牛书峰笑着说。

    41岁的牛书峰是锻工班班长,小他3岁的妻子是矿上的材料员,两人在这家企业已经工作了10多年。对于3年前企业和家庭经历的“困难时期”,夫妻二人记忆犹新:“不怕你们笑话,当时过年我们连1颗糖都没买。”

    2015年,适逢国内煤炭市场不景气,原煤价格一度下跌到每吨不到200元,“产1吨煤就得赔100多元”,让这家煤企遭遇了前所未有的寒冬。“当时有一段时间连续5个月发不出工资,不少人辞职另谋出路。”牛书峰说,由于收入减少,很多职工和他们一样,各项开支能省则省,连过年也很少置办年货。

    外部市场不景气,企业该怎么办呢?窑街煤电总经理张炳忠认为,只能“加快改革练内功”。

    不注重技术创新、生产效率低、管理方式陈旧,老国企的种种“毛病”被重新思考之后,一场挽救企业的改革推行起来,一方面鼓励职工进行生产技术革新,提高效率,另一方面压缩各类不必要开支降低成本。

    电工谢勇明显感觉到了企业发生的变化。在谢勇家里,他拿维修材料给记者举例,“以前维修材料稍有损耗就会更换,如今材料管理更加严格,就连领取螺丝、弹簧垫等小零件都是按个数领。”

    谢勇说,企业还专门制定了物资回收管理办法,鼓励职工回收器械,并给予相应奖励,仅他所在的工作队材料费就由原来每年的20多万元降低到了5万元。加上他和同伴自主研发的实训设备,能让新员工在不损坏主要设备的前提下“练手”,每年能节省几十万元的成本。

    改革,加上煤炭市场回暖,让这家煤企扭亏为盈。谢勇发现,他的工资不仅能正常发放,而且还比原来多了四分之一,这几年欠发的也都补齐了。

    企业效益的提升,也给煤企职工带来精神上的鼓舞。记者在窑街煤电采访时看到,各车间的能工巧匠正忙着用废旧线材制作起各式各样的花灯龙骨,沉寂3年的锣鼓队重新敲响了鼓声,社火、舞蹈等表演也开始了排练。

    “这个年好过了,但我们的改革关口还没有过。”张炳忠说,企业暂时度过了最困难时期,但企业的自动化、智能化还远远没有达到现代企业应有的水平。按照国家供给侧改革的要求和产业发展趋势,让企业向质量效益型转变仍将是新一年的大任务。(完)

【字号: 】【打印】【关闭

0100701600300000000000000111000011223888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