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假如生活在古代 你最愿意在哪个朝代退休
2018年01月31日
来源: 搜狐历史
【字号: 】【打印

    在汉朝,“退休”这个词不是每个当官的都有资格使用的,你得符合两个条件,第一个是年满70岁。这个条件现在看可能还没什么,但在“人生七十古来稀”的古代,能活到70岁的还真没几个,大多数人都在工作的岗位上“鞠躬尽瘁”了。

    第二个条件是俸禄两千石以上的高级官员。在汉朝,两千石相当于州刺史,放现在就是省部级的高官,退休后可以领原来俸禄的三分之一作为养老金。省部级以下的就没这个待遇了,基本上生活只能自理,像东汉时有个河内太守宋均,放现在也是市长的级别,退休后却连养老金都没有,只能靠去私塾讲讲学挣点养老钱。还有合浦太守孟尝,因病退休,就更没退休待遇了,只能回家种地。让现在的市长大人们情何以堪!

    当然,在中国,“规定”永远只是“规定”,像宋均、孟尝这样的极端例子毕竟是少数。皇帝为了安抚手下,通常会额外赏赐一些东西,像汉元帝时,御史大夫薛广德退休,汉元帝专门给他做了一辆高级马车,外加60斤黄金。60斤黄金,相当于750万人民币,光每年的利息都是养老金的好几倍!

    到了唐朝,政府对官员退休的待遇就好多了,三品以上(相当于省部级),退休后待遇不变,仍然可以上朝听政,参与国事,属于退而不退;五品以上(相当于市长级),退休后给半薪;六品以下,养老金就别想了,一般会给你一些地,回家当个小地主吧,可保你衣食无忧。

    不过,在唐朝官场还有两个很有趣的现象,一个是五品以上的官员如果你长得太着急,显得太老气,就算不到退休年龄你也得“引咎辞职”。因为大唐要的就是风度,当时录用官员有四条标准,第一条就是“体貌丰伟”,就算是年纪大了你也得鹤发童颜,不能像个干核桃,让来朝贡的老外看了笑话。

    更有趣的是,皇帝每年腊八这天都要给大臣们发化妆品,像“紫雪”、“红雪”等等,都是当时的国际大品牌,其目的不言而喻。

    另一个现象正好相反,有些人越老越不让走,都80多岁了还让人继续发挥余热,成了大唐官场一个很独特的80岁现象。

    像大书法家柳公权,80多岁了还在干太子少师。还有武则天时候的宰相苏良嗣,都85岁高龄了,武则天还不让回家养老,结果有一天上朝,老苏一跪下就再也起不来了,武则天赶紧让人把他送回家,当天老苏就一命呜呼,算是死在了工作岗位上。

    武则天用人向来不拘一格,81岁的时候还做了一件疯狂的事——任命80岁的张柬之当宰相。一时,81岁的皇帝加80岁的宰相,成了朝廷上的一大奇观。

    宋朝被誉为士大夫的黄金时代,不光当官时候的待遇让人羡慕,退休后的待遇也是历朝最好的。

    宋仁宗时规定,只要你是我大宋朝的官员,不管你品级多少,只要到了70岁,退休后的待遇不变,你当官时候拿多少工资,退休后就继续拿多少养老金。到了宋神宗时,比他爷爷宋仁宗更进一步,不光经济待遇不变,你的政治待遇也可以继续留着,甚至你的子孙还能荫补官职。到宋真宗时,朝廷不堪重负,“锐意改革”,官员退休后拿半薪,但往往又给他们安排一个名誉职务,领名誉职务的全薪,可见宋朝皇帝真是仁慈到家了,再穷不能穷干部。

    所以,宋朝人跟现在人一样,都有一个共同的目标:拼了命也要考公务员,死也要死在体制里!

    在宋朝,还有一个很奇怪的现象:文官70岁退休,而武将则要到80岁才能退休。

    如果了解宋朝的基本情况,就不难理解了。有了五代十国武将乱权的前车之鉴,宋朝的基本国策就是“重文轻武”,不光是对内,对外也是如此,比如对大辽、西夏、金国,能用钱解决的就绝不打仗。所以宋朝的武将最重要的能力不是带兵打仗,而是处理好各国之间的关系,这个时候年纪就显出它的重要性来了。

    宋朝这种“养闲人”的政策,自然导致了宋朝官场的臃肿、腐败,宋仁宗时,有人作诗讽刺道:“绿水红莲客,青衫白发精。过厅无一事,咳嗽两三声。”

    到了明朝,士大夫的黄金时代也到头了。太祖朱元璋出身贫贱,从小就恨透了贪官污吏,哪能对你有好脸儿,还专门设立了举报制度,凡是被举报的官员,一律大刑伺候。

    在退休制度上也是一样,朱元璋刚建国的时候还有点笼络人心的意思,官员退休年龄仍然沿用之前的70岁,养老金也是全薪,但过了不久就变了,退休年龄改成了60岁,养老金也一并取消了——你们还想一辈子吃我的喝我的?不干活了还想拿工资?门儿都没有!

    后来,可能是下面意见太大,老朱给做了一点让步,改为退休后不拿养老金,但享受免除赋税和徭役的权利,如果真的是穷得没饭吃了,调查属实后,可以给你一个月两石米,相当于现在的360斤左右,养活一家老小没问题,但喝酒吃肉就别想了。

    皇帝对大臣这么苛刻,大臣们自然也是有意见的,在明朝,虽然退休年龄比以前提前了10年,但提前退休的人的比例仍然是历朝最高的。说白了,大臣们也不是好欺负的,你不待见我,我为什么还要觍着脸来伺候你啊?

    像嘉靖年间的内阁大学士蒋冕,官居一品,要权力有权力,要威望有威望,但嘉靖皇帝大家也都知道,典型的不靠谱,蒋冕伺候了几年就烦了,五十几岁就打了辞职报告,回家养老去了。

    嘉靖派人去找蒋冕,想让他继续回来领导工作。但老蒋已经死了心,嘉靖派人去了好几次都不肯答应。嘉靖无奈,便亲手写了一首诗送给老蒋:“闻说江南一老牛,征书聘下已三秋。主人有甚相亏汝,几度加鞭不回头?”

    老蒋看完后感动了半天,但终究还是没答应,早干吗去了?这会儿想起我的好了?晚了!于是给嘉靖回了一首诗:“老牛用力已多年,颈破皮穿只想眠。犁耙已休春雨足,主人何用苦加鞭。”

    其实,朱元璋对官员如此苛刻的原因,也不光是痛恨贪官污吏,还有加强中央集权的考虑,通过缩减官员的待遇,来达到限制其权力的目的。后来的清朝政府也基本照搬了过来。不过因为退休后没有保障,也导致了清朝官场的贪污成风,都想趁着有权的时候多捞点。

    清朝的文官跟明朝一样,都是60岁退休,而武将有所不同:副将以上的高级将领可以60岁退休,而低级将领就没这个待遇了,像参将54岁,游击51岁,都司守备48岁,千总、把总45岁,刚有点官场的经验就不让你干了。这跟宋朝正好相反,看重的是年轻人的冲劲儿,这也是由清朝的基本国策决定的。

【字号: 】【打印】【关闭

0100701600300000000000000111000011223489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