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为何中国古代将红夷大炮称为“红衣大炮”
2018年01月18日
来源: 武器知识
【字号: 】【打印

红衣大炮,原称红夷大炮,是欧洲在1500年至1520年制造的一种舰载加农炮,明代后期传入中国,军人迷信,为了祈求胜利,往往在这些巨炮上盖以象征吉利的红布,正巧清代满族忌讳“夷”字,便定名为红衣大炮。

在设计上有优点,炮管长,管壁厚,而且是从炮口到炮尾逐渐加粗,符合火药燃烧时膛压由高到低的原理,此设计可减轻整体重量而不降其强度。在炮身的重心处两侧有圆柱形的炮耳,火炮以此为轴可以调节射角,配合火药用量改变射程。设有准星和照门,依照抛物线来计算弹道,精度很高。多数的红夷大炮长在三米左右,口径110至130毫米,重量在两吨以上。

红夷大炮是欧洲在16世纪初制造的一种火炮,明代后期传入中国,也称为红衣大炮。所谓“红夷”者,红毛荷兰与葡萄牙也。因此很多人认为红夷大炮是进口荷兰的,其实当时明朝将所有从西方进口的前装滑膛加农炮都称为红夷大炮。据考证,当时明朝进口的红夷大炮只有少量是从荷兰东印度公司进口,后来因台湾问题与荷兰人交恶,大多数是与澳门的葡萄牙人交易得来的,明朝当时的需求量巨大,葡萄牙人还做中间商将英国的舰载加农炮卖给中国。

明朝前期的自制大口径火铳在原理上与这些红夷大炮是完全相同的,都是前装滑膛火门点火式的,但是具体做出来就大有区别了。明朝前期火铳多以铜为原料,内膛呈喇叭型,炮管显得单薄,以其口径而言炮管显得太短,其外型基本上与现存最早的元代“碗口铳”相同。这种火铳与红夷大炮相比火药填装量少,火药气体密封不好,因此射程近,此外容易过热,射速也慢,以铜为材质虽然不易炸膛,但是费用较高(铜可用于铜钱,是铸造货币的金属),而且铜太软,每次射击都会造成炮膛扩张,射击精度和射程下降非常快,作为武器而言寿命太短,唯一的优点是重量轻。在动辄重数千斤的红夷大炮面前,明朝前期的火铳真是“小巫见大巫”了。

 

【字号: 】【打印】【关闭

0100701600300000000000000111000011222796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