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嬴政为什么是“秦始皇”而不是“秦始帝”
2018年01月17日
来源: 历史大学堂
【字号: 】【打印

    司马迁在《史记》中为嬴政作本纪,篇名为《秦始皇本纪》而不是《秦始皇帝本纪》,是因为在当时人心中“帝”比“皇”重要,司马迁这样做是为了贬低嬴政,关于这一点,笔者有一些不同看法,以下为笔者的考据观点。

    嬴政为什么是“秦始皇”而不是“秦始帝”

    按篇名上讲,从秦始皇到汉武帝的本纪,司马迁依次命名为《秦始皇本纪》《高祖本纪》《吕太后本纪》《孝文本纪》《孝景本纪》《今上本纪》,在这里,除去《吕太后本纪》不说,我们可以看到在为皇帝作本纪时,篇名中司马迁都没有对他们用“皇帝”二字,之所以这样是因为,古人作文不像现代人一样,当时司马迁作《史记》把字写在竹简上,非常不方便,所以在措辞上能省则省。

    秦始皇自称“始皇帝”,由于他取消了“谥号”制度,所以司马迁没法用他的谥号作篇名,如果用《秦始本纪》作为篇名,我们会感到很奇怪,这个篇名让人觉得不像是在给人作本纪,为了节省,只能取用“秦始皇”三字了。对于汉文帝、汉景帝,司马迁只是用了他们的谥号中的“孝文”“孝景”,而把“皇帝”二字都省略了,因为我们看到“孝文”“孝武”就知道是谁,所以没有必要再浪费多余的字。

    那为什么是《秦始皇本纪》而不是《秦始帝本纪》呢?

    嬴政为什么是“秦始皇”而不是“秦始帝”

    首先,我们从“皇”和“帝”说起。《说文解字》中,“皇”,大也。从自王。自,始也。始王者,三皇,大君也。自,读若鼻,今俗以始生子为鼻子。“帝”,谛也。王天下之号也。从丄朿声。

    由此可见,所有的皇帝都可以称为某某帝,但只有嬴政才配得上“皇”字。所以汉代的皇帝省称为“汉文帝”“汉景帝”“汉武帝”,而不是“汉文皇”“汉景皇”“汉武皇”,并不是因为在人们心中“帝”比“皇”重要的多,而是因为“皇”字本身有创始者的意思,是嬴政开创了封建大一统的时代,最开始使用“皇帝”的称号,所以只有嬴政可以用“皇”,由此也可看出,司马迁对秦始皇并非贬低,而是有意推崇。

    那为什么会出现“帝”比“皇”重要的多这种观点呢?

    嬴政为什么是“秦始皇”而不是“秦始帝”

    在清代学者赵翼的《廿二史札记》中有这样一句:“太上皇本汉高祖有天下后奉其父太公之称,非太公有天下,传于子而有是称也。”旁边的注释这样写到:《汉书》高帝诏曰:“父有天下,传归于子,子有天下,尊归于父,此人道之极也。今公卿大夫已尊朕为皇帝,而太公未有尊号,今上太公曰太上皇。”蔡邕曰:“太上皇不言帝,非天子也。”颜师古曰:“天子之父,故号曰皇。不预政治,故不曰帝也。”

    又《三国志》王肃议曰:“汉总帝王之号号曰皇帝,有别称帝,无别称皇者,高祖时其父见在,而使称皇,则皇是稍轻者也。”裴松之注:“汉祖尊其父为皇,其实贵而无位,高而无民,比之于帝,实稍轻也。”在注释中,他们只是关注于刘邦的父亲没有权力,因此而轻皇重帝,然而他们却没有追究刘邦尊他的父亲为“太上皇”的根源。

    在《史记·秦始皇本纪》中,秦始皇与群臣议帝号,将帝号定为“皇帝”之后,追尊庄襄王为“太上皇”。《史记集解》中说汉高祖尊他的父亲为“太上皇”是仿照秦始皇的做法。所谓“汉承秦制”,刘邦也是没有什么文化的人,所以说他尊父亲为太上皇是仿照秦始皇的做法是毋庸置疑的。但是庄襄王作为秦国的国君,是有权力的。所以从刘邦封其父为“太上皇”来确定“帝”比“皇”重要是不科学的。

    秦始皇之所以尊封庄襄王为“太上皇”而不是“太上帝”一是因为庄襄王为秦始皇的父亲,没有他就没有秦始皇,所以他有资格称“皇”;二是因为,“皇”比“帝”重要。

    起初,秦王嬴政平定天下,为彰显自己的功名,与群臣商议帝号。丞相王绾、御史大夫冯劫、廷尉李斯等人都说“昔者五帝地方千里,其外侯服夷服,诸侯或朝或否,天子不能制。今陛下兴义兵,诛残贼,平定天下,海内为郡县,法令由一统,自上古以来未尝有,五帝所不及。臣等谨与博士议曰:‘古有天皇,有泰皇,泰皇最贵。’臣等昧死上尊号,王为‘泰皇’。”由此可见五帝的功名不及三皇。

    有人说,司马迁为秦朝作了两篇本纪,一篇《秦本纪》,一篇《秦始皇本纪》。其实,把《秦始皇本纪》的内容安排在《秦本纪》中也没有什么不合适,但是司马迁却把为秦始皇单独作本纪,可见司马迁对秦始皇的态度并非贬而是崇。

    

【字号: 】【打印】【关闭

0100701600300000000000000111000011222720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