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论语》中“孝”的三重境界
2018年01月09日
来源: 京都之声
【字号: 】【打印

    论语是儒家的传统经典,论语中提出的许多概念如“仁”“孝”、“悌”、“礼”等都是中国传统文化当中的重要概念。《论语》以记言为主,记录了孔子及弟子的许多言行,孔子在与弟子的交谈中多次提到“孝”这个概念,但是对于不同的问话者,孔子又对“孝”的内涵提出了不同的见解,笔者在这里挑出几处有代表性的对话,浅谈个人对于《论语》中“孝”的不同境界的理解。

    第一重境界:忧其疾。在《论语》《为政篇第二》中有孟武伯问孝一节。“孟武伯问孝。子曰:“父母唯其疾之忧。” 对于这一节的解释。常见的解释有1.父母爱护子女,唯恐担心其有疾病,子女能够体会到父母的这种心情,要在日常生活中格外谨慎小心,这是“孝”的体现;2.做子女的,只需父母在自己有病时担忧,但是在其他方面就不必担忧了3.是子女只要为父母的疾病而担忧,其他方面不必过多地担忧。

    第二重境界:养与敬。在《论语》《为政篇第二》中子游问孝。子曰:“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在子游问孝一节中,孔子认为现在的人认为能够赡养服务,就是孝了,可是对于狗和马,也都要饲养。如果没有尊敬父母的心情,那么赡养父母和饲养犬马又有什么区别呢。在这段对话当中,孔子着重强调了在赡养父母时,子女的尊敬之心。如果没有情感上的尊敬,只是在物质生活上满足父母,这样的赡养和饲养犬马是没有区别的。孔子对于养和敬关系的论述,在当今看来仍然具有深刻的意义。对于父母的孝不能只停留在物质层面,要兼顾精神层面。没有情感上的尊敬之心,单纯的物质奉养只能说是低层次的孝。笔者认为,子游问孝一节中孔子的回答与著名的心理学理论,马斯洛层次理论是有共同之处的。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是行为科学的理论之一,由美国心理学家亚伯拉罕·马斯洛在1943年在《人类激励理论》论文中所提出。书中将人类需求像阶梯一样从低到高按层次分为五种,分别是: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交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实现需求。细品孔子对于养和敬关系的论述,其实就是要求子女在赡养老人的过程当中,不但要满足父母的生理需求、安全需求,做好“养”,更要关注父母的尊重需求,做好“敬”。

    第三重境界:色难。子夏问孝。子曰:“色难。有事,弟子服其劳;有酒食,先生馔。曾是以为孝乎?在子夏问孝一节中,孔子说:“(当子女尽孝时),最不容易的就是对父母和颜悦色,仅仅是有了事情,儿女替父母去做;有了酒饭,先让父母吃,这就孝了么?”色难是指在孝敬父母的过程当中,对父母发自肺腑的尊敬,始终保持和颜悦色是最难的。这是比“敬”更高标准的要求。朱熹在解释“色难”时说“色难,谓事亲之际,惟色为难也”。在孝敬父母的过程当中,有一颗真诚的孝心最为难得。用朱熹的话解释就是“盖孝子之有深爱者,必有和气;有和气者,必有愉色;有愉色者,必有婉容;故事亲之际,惟色为难耳,服劳奉养未足为孝也”,可见孝的最高层次,重在一棵真诚之心。如果只是简单的流于表面,并不是真正的孝敬父母。

    由此可见,在论语中“孝”也是有不同境界的,孔子在论语中强调除了物质上的赡养父母,精神上的情感慰藉,尤其是怀揣一颗真诚之心是非常难能可贵的。

【字号: 】【打印】【关闭

0100701600300000000000000111000011222338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