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高平陵之变:司马懿背后为何站着满朝文武
2018年01月08日
来源: 文史宴
【字号: 】【打印

    因为《三国演义》的描写,大家多会以为高平陵之变是司马懿一个人掀翻了魏国朝廷,其实不然,司马懿掀翻的只是专擅朝政、把持尚书台的曹爽一党而已,而满朝文武几乎都站在司马懿一边。只不过政变的成果最后被司马懿窃取,让人误以为是司马懿靠一己之力翻的身。

    外戚与疏宗——皇帝控制政府的工具

    要了解高平陵之变的性质,先要了解当时公权私有的政治局面,以及这种政治局面出现的原因,这可以追溯到汉武帝时代。

    汉初,西汉皇室与丰沛功臣集团共天下,宰相作为丰沛功臣集团的代表,对皇权有诸多制约作用,皇帝无法对政府运作干涉太深。浑身王霸之气的汉武帝即位后,为了从宰相手上夺权,大力提升身边的侍中、尚书等小官的权力,朝政先跟这些人商议再让宰相去照办。

    这些人就是所谓的“中朝官”,是皇帝的私人顾问团,是皇权的延伸。中朝官多数来自跟皇帝友好的佞幸,或者寒门士子,缺乏号召力,必须找一个有身份的人来做他们的首领,皇帝用起来才好得心应手。

    有身份而又跟皇帝比跟政府亲密的,就只有皇帝的亲戚了,也就是宗室和外戚。宗室中跟皇帝亲属近的对皇位有威胁,还不能用,得用血缘比较疏远的宗室,外戚则其权力完全来源于皇帝,对皇帝的依附性更强,所以汉朝皇帝比较倾向于任用外戚为大司马大将军,帮自己执掌朝政。

    如汉武帝重用皇后卫子夫的哥哥卫青、外甥霍去病和霍光,汉昭帝重用上官皇后的祖父上官桀,汉宣帝重用皇后许平君的叔叔许延寿、祖母家的表叔史高,以及汉元帝皇后王政君家族在元、成、哀、平四帝时出现的五位大司马大将军(含王莽)。

    汉元帝以后,地方豪族日益壮大,政府对社会的控制力持续下降,但东汉皇帝选择的外戚多出自功臣世家,同时自身也是顶级豪族,如扶风窦氏、南阳邓氏、安定梁氏,都各自出了几任皇后,他们的声望和实力足以帮朝廷镇定局势。

    在东汉皇帝大部分年幼即位的情况下,外戚是皇权的重要保障,像汉和帝时的窦宪、汉安帝时的邓骘、汉顺帝时的梁商、汉灵帝时的窦武等,在帮小皇帝安定局面上都起过积极作用,自身也有一定功业。

    但外戚政治形成习惯以后,有的外戚则会凌驾于皇帝之上,甚至废杀皇帝,把皇权长期攥在自己手上,如汉殇帝时的阎显、汉桓帝时的梁冀等,而且这样的外戚往往权力欲极强,胡作非为,使外戚政治走向没落。

    然而,无论外戚贤明与否,因为他们手握皇权,小皇帝长大后,与他们的矛盾都会日趋尖锐。小皇帝为了夺权,经常利用家奴宦官干掉外戚,东汉王朝在外戚、宦官的交替专权之中就在跌落谷底,走向覆亡。

    曹魏建立之后,惩于外戚政治的弊病,有意娶宗族不强的寒门女子为皇后,并且明令禁止母家干政,外戚政治至此终结,宦官则因为汉末以来的恶名,更不可能主政,曹魏皇帝的依靠对象遂转向疏远宗室。

    曹丕明令禁止外戚干政

    可以说外戚也好,疏远宗室也好,宦官也好,都是皇帝的私人,是皇帝专权的工具。只有依靠他们,皇帝才能侵夺政府的权力,否则就难以对政府指手画脚,皇帝的权利欲也就难以满足。

    一般的观点认为因曹魏防范宗室,所以司马氏篡权时没有宗藩卫护,导致江山易手,于是建立晋朝的司马炎反其道而行之,重用宗室子弟为各州都督,结果又导致皇族内部的自相残杀。

    但是这个观点其实似是而非,曹丕、曹叡确实是防范近支宗室,曹丕对曹彰、曹植以及曹操其他儿子确实很苛刻,因为他们有争夺帝位的可能性,但对亲戚关系远一些的疏远宗室,曹丕父子则推心置腹,委以重任,比如夏侯氏的夏侯尚、曹操的族子曹休、养子曹真,因为他们也需要私人来支撑皇权。

    而夏侯尚、曹休、曹真也确实为曹丕和曹叡出生入死,绝无二心。尤其是曹真,本姓秦氏,因其父为救曹操而死,被曹操养如己子,于是在拟制宗族制下,自我认同为曹家子弟,为曹家奋战不已。

    但是,曹丕称帝以后,曹家人都成了宗室,可以坐享荣华富贵,谁还肯去战场上搏命,所以曹家的军事人才立即断层,只能吃以前的老本。

    随着夏侯尚、曹真、曹休的谢世,曹家人能打的基本死绝了,但吴蜀连续不断的攻势又不能派个不懂军事的纨绔子弟去挡,于是曹叡不得不启用外姓名将掌握方面军权,先在东线起用满宠,又在西线起用司马懿。

    但从东汉以来,士族日益壮大,在曹丕时代设立九品中正制后更是如虎添翼,尤其是曹丕、曹叡都是短命鬼,许多老臣在曹叡身后都会成为三朝、四朝元老,他们声望崇高,能力卓越,连皇帝也不能不忌惮三分。曹叡快死时越想越怕,害怕身后社稷不保,决意把权力全部收回曹氏宗族手上。

    所以他临终时安排的顾命大臣是曹宇、夏侯献、曹肇、曹爽、秦朗五人,这五人中,曹宇是曹叡的叔父,夏侯献是疏宗夏侯氏的人物,曹肇是疏宗曹休之子,曹爽是曹操养子曹真之子,秦朗直接是曹操养子,是一水的曹氏宗族人物。

    曹爽专权

    这与两汉皇帝使用外戚来保障皇权的性质其实是一样的,只不过皇帝的工具从外戚变成了疏远宗室而已,但无论外戚还是疏宗,其权力都来源于皇帝,他们能有此地位是因为是皇帝的亲戚,而不是个人能力和业绩,他们都是皇权集团的一员。

    但这一任命受到中书监刘放、孙资的强烈反对,这也代表了朝廷大臣的压力,最终曹叡只好作出妥协,让宗族曹爽和朝廷大臣司马懿共同辅政,曹家人和朝廷大臣算是各有了一个代表。

    曹爽素无名位,面对司马懿为首的老臣时全无自信,只好重用与曹氏关系密切的一些人才,与老臣们对抗。这些人包括曹操的养子何晏、夏侯尚之子夏侯玄、曹叡的儿女亲家毕轨、曹操的老乡丁斐之子丁谧等,都是有才干、有谋略之人。

    与老臣们对抗的具体方法,则是掌控尚书台。曹爽与司马懿本来一起录尚书事,但曹爽用丁谧之计,对司马懿明升暗降,尊其为太傅,却剥夺了其录尚书事之权,此后曹爽独霸尚书台,用尚书台的令旨左右朝廷事务,对老臣们步步进逼。

    曹爽当权以后,用了几年的时间让老臣们纷纷靠边站。掌控禁军的领军将军蒋济、掌管司法的廷尉高柔都被踢去当没多少实权的三公。对于地方上,曹爽一党也多有插手,比如用夏侯玄统领关中,夺西线主帅司马懿的军权,在东线主帅王凌那里则安插同乡文钦去掣肘。

    当朝权基本到手以后,曹爽一党因为多是官二代,还显得特别猖狂。比如何晏嫌尚书台的吏部尚书卢毓(卢植之子)碍手碍脚,直接给他一撸到底;曹爽嫌曹叡留给他的大将军长史孙礼太耿直,把孙礼一贬再贬。

    因为猖狂,曹爽一党又给老臣们留下许多口实。如曹爽偷偷使用皇帝的器物,时不时还睡个宫女,何晏等人私下里瓜分国家的屯田等,以及曹爽一党为了夺取关中军权,大举伐蜀,结果兴势山之战却惨败而归,都加剧了老臣们的不满。

    曹爽一党干的事,可以说是代表皇权侵夺政府权力,至于皇权代行者曹爽和皇帝曹芳之间有没有矛盾,那是次要的,至少史无明载,可以说矛盾不明显。至于曹爽谋朝篡位之说,史书里更是明说了是司马懿屈打成招,是没影的事,电视剧为了激化矛盾冲突,才把这事坐实。

    但皇权对政府侵夺得这么明显、这么猖狂,会引起多大反弹?这是曹丕、曹叡都不敢干的事,曹爽却大干特干,而且还自我感觉良好,可以说是坐在火山口上而不自知。

    老臣们为了政府行政正常化,也为了自身利益,私下也开始串联。

    司马师能养三千死士而不被发觉,肯定是有老臣这边的京城官员帮忙隐蔽的。高平陵之变当晚,三公中的太尉蒋济亲自出面劝降曹爽,司徒高柔接收曹爽大将军府的部队,九卿中的太仆王观则接收曹爽之地曹羲统帅的中军,而三公中剩下的一位司空王凌此时担任东线主帅,也被曹爽摆过,也是站在司马懿一边的,曹魏元老陈群的儿子陈泰也参与了对曹爽的劝降。

    高平陵之变

    也就是说,三公九卿等所有元老、朝臣基本都站在司马懿这边,跟司马懿合作放翻曹爽,司马懿不是一个人在战斗!只是他们中间只有司马懿有兵,所以司马懿做了带头大哥,看起来好像是他一个人在搞政变而已。

    但是司马懿夺权以后,有没有让政府行政正常化呢?没有。司马懿承袭了曹爽的一切做法,继续让蒋济、高柔等三公靠边站,继续把皇权捏在手里,而且准备把皇室从曹氏换成司马氏。权力一旦集中,就很难再分散出去,而集权制度本身就是剥夺其他人的权力才得以达成,因此掌握权力的人不敢退出,害怕遭人清算。

    而且司马懿还变本加厉,为了给谋朝篡位铺路,违背诺言,把曹爽等曹氏亲友团中有才略的成员全部灭族,致使跟他一同许诺的蒋济愧疚而死,而曹爽当初只是架空他的权力,对他并未进行人身迫害。可以说司马懿劣化了游戏规则,恶化了政治生态,说他是历史罪人决不为过。

    而晋朝建立后,司马氏也承袭了曹氏的做法,对宗室进一步重用,不但用疏宗,还用近支宗室,而且让他们军权财权一把抓,结果导致了自相残杀的八王之乱。

    因此东晋时代,整个社会对皇权十分警惕,门阀政治下皇室无权,也难以表演自相残杀。南朝皇权复兴以后,宋齐梁陈无不重用宗室,翼卫皇室,于是八王之乱重演,宗室之间爆发一轮又一轮的残杀,北朝隋唐也未能幸免。

    直到唐玄宗设立十六宅管束藩王,剥夺其实权以后,皇室相残才告一段落。因为从那时开始,皇帝的依靠势力不再是宗室,而是官僚化的宦官,宋以后又演变为失去了独立性的士大夫。

    而高平陵之变,在这种大背景之下,不过是基于皇权的私人政治与政府的一次冲突,是皇权运行中的一次危机,而危机过后,皇权依旧凌驾于政府之上,因为从汉武帝开始,皇权已经立于不败之地。

    

【字号: 】【打印】【关闭

0100701600300000000000000111000011222279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