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庆阳市西峰区实施全域无垃圾专项治理行动纪实
2017年12月27日
来源: 甘肃日报
【字号: 】【打印

    废旧涝池“摇身一变”,成为了村民休闲观光的莲花池;“网格化”管理厘清责任,城乡环境治理成效显著;“凡人善举,最美家园”创评活动如火如荼……这些变化的背后,是西峰区全域无垃圾治理行动的生动实践。

    今年以来,西峰区以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和美丽乡村建设为抓手,坚持区乡村联动、软硬件齐抓,打响全域无垃圾专项治理攻坚战,持续优化城乡人居环境,提升群众生活幸福感。

    创新机制加快全域无垃圾治理常态化

    干部职工深入乡镇村组、街道社区,带头开展环境整治;干部群众联袂携手,拆除废旧庄基,清理陈年垃圾……如今,在西峰这样的场景随处可见。

    全域无垃圾专项治理行动开展以来,西峰区以村组、社区为单元,把全区划分为若干网格,由街办主任(乡镇长)包面、科级干部包片、村组(社区)干部切块包干、保洁人员包路段,组建清扫保洁队伍39支,对乡镇街区、集中居住区等实行定时、定人、定路段清理垃圾。

    为了确保专项治理行动取得实效,西峰区实行评比排序、“黑红榜”公示等督查考核制度,周督查、月通报、季评比,累计下发整改通知单300多份,红榜表扬105次,黑榜曝光60次。各乡镇、街办根据督查评比结果,对卫生文明户进行授星挂牌,设置红黄蓝三张牌,分村组进行评比公示,对庄前屋后和户内卫生较好的村民家庭挂黄色牌,卫生较差的群众挂红色警示牌,推动治理行动常态化开展。

    分类施策聚焦“关键点”精准治理

    “全域无垃圾工作开展以来,我们村按照‘全域旅游’分步走的思路,大力实施省级美丽乡村建设项目,全力打造‘五美’新村。”显胜乡冉李村村委会主任张小军说。冉李村的“治理经”是西峰区分类施策整治农村环境的缩影。

    在全域无垃圾治理行动中,西峰区把农村作为治理的“关键点”,因地制宜,分类施策。在公路沿线“铲杂草、清垃圾、开边沟、整树畦,深松绿化带、涂白行道树”,把整治触角向高速公路、村组道路延伸,沿线面貌明显改善;在村庄周围和庄前屋后“清垃圾、整‘三堆’、除‘十乱’、建花园、美外墙”,安装栅栏1万多米,建成花园菜园400多处;在河道治理上,严格落实河长制,清理河道河岸垃圾、打击污染水体行为,清理河道垃圾53吨,封堵排污口13处,关停非法采矿企业7户;在垃圾处理上,加快垃圾填埋场建设和环卫设施配备,每个村建成1-2个垃圾收集点,每个组确定垃圾暂存点,定点倾倒、定期清运,构建起了“户分类、村收集、乡转运、区处理”的垃圾处理体系。

    如今,随着全域无垃圾治理行动的纵深推进,西峰区创建“美丽庭院”示范村5个、“美丽庭院”示范户60户,新建垃圾填埋点30处、收集点354处,配发垃圾箱(桶)1850个,购置垃圾清运车32辆,人人参与、合力治理的氛围逐步形成。

    找准“发力点”着力提升群众幸福感

    什社乡地处西峰最东侧,沟壑梁峁较多,垃圾清运不便,向沟口倾倒垃圾是许多川区群众的“习惯”。什丰村村民袁小明说:“以前回家的时候,沿途几个村庄交界处的垃圾堆实在太难闻。”全域无垃圾治理行动开始后,西峰区把沟口垃圾等作为“发力点”集中治理。对什社乡各问题沟口进行彻底清理,在沟口种植油松1万多株,30多处沟口垃圾场走入了历史。

    肖金镇左咀村以十二户为一个小组单元,每户轮流担任小组长,对单元范围内的环境卫生进行监督,成效明显;什社乡庆丰村以联村领导当片长、联村干部当路长、村干部当段长、组干部当户长、农民党员为田长的“五长制”为基础,把环境卫生整治划片包干到538户群众,使全村16条25公里道路实现全域精准治理无盲点。

    在城乡卫生面貌持续改善的同时,人居环境的优化让市民群众感到欣喜。贺东平是北部商城商户,他见证了商城环境的变化:“以前北部商城道路积水,卫生也比较差,现在环境变好了,客流量也大了,生意好做多了。”

    市民贺广平每天早晨都会在东湖公园锻炼身体,他说:“现在,游园广场整齐多了,车辆停放有序了,环境变好了,咱们每一个人都是受益者。”

    

【字号: 】【打印】【关闭

0100701600300000000000000111000011221718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