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整形手术竟起源于一战伤残士兵面孔的修复
2017年12月14日
来源: 文汇网
【字号: 】【打印

    19世纪后期以来,蓬勃发展的科学技术和不断诞生的新型武器,使1914年爆发的第一次世界大战死伤空前惨烈。尽管士兵们学会了深挖堑壕来保护躯体,但他们从堑壕中露出的头部和面部却成为饱受攻击的对象,其中最大的威胁是榴弹爆炸后的碎片。与子弹造成的直线伤口不同,那些旋转扭曲的金属弹片会直接撕裂士兵的面部。即便被战地医生挽救了性命,许多士兵仍然因此毁容,失去在战后重拾生活的信心。一些战地医生察觉到这一问题,开始投身于对士兵伤残面孔的修复和重建工作。通过一系列研究和实践,以哈罗德·吉里斯为主的一些整形外科医师,确立了一套现代意义上的“整形外科”手术方法,救治了许多在一战战场上毁容的士兵,直接促进了现代整形与重建手术这个专业领域的形成。

    哈罗德·吉里斯是一位“耳鼻喉科医师”,在医学史上被誉为“整形外科手术之父”。1882年,吉里斯出生于新西兰南岛的海岸城市——但尼丁,后来在英国剑桥大学的康韦尔凯斯学院学习医学。一战爆发后,吉里斯加入了英国皇家陆军医疗队,成为一名为国效力的医生。起初,他在法国布洛涅附近的一个叫维姆勒的地方服役,与一位名叫瓦拉迪耶的口腔颌面部专家合作,协助他做一些伤残士兵下巴的修复工作。在合作过程中,吉里斯受到瓦拉迪耶新生皮肤移植术的启发,决心前往巴黎,求教于当时知名的外科医师希波莱特·莫里斯廷。在那里,他目睹了莫里斯廷从病人脸部移除一个肿瘤,并用一小片来自下巴的皮肤填充其上的过程。吉里斯很快学会了这种方法,并发明了一种新的皮瓣技术。他从健康身体的部位切割一块皮肤,将这条皮肤折叠缝合到受伤的区域。因这块皮肤的末端仍通过一根皮肤“管子”与取皮的部位连接,所以这种技术又叫“管蒂技术”。尽管这根“管子”看起来尤为吓人,但疗效还算不错。皮肤经过折叠后会封闭所有的活体组织和血液供应,还可以减少伤口感染的风险。这种技术的理论依据在于,皮瓣是由皮肤和皮下组织构成的组织块,可以从身体的一处向另一处转移。吉里斯运用这种技术,在一战战场上救治了许多遭受战火蹂躏而毁容的士兵。

    虽然古代历史的长河中并不缺乏面部整形的案例,但真正现代意义上整形外科手术的建立,仍要归功于吉里斯在一战战场上的临床实践。1915年,吉里斯在战壕里搭设临时手术台,专门负责面部整形手术。1916年,27岁的英国皇家海军重炮手沃尔特在日德兰海战中被严重毁容。为了修复沃尔特重伤的脸庞,吉里斯从沃尔特的肩膀切下一块皮肤,移植到血肉模糊的脸上,完成了面部修复。后来,英国整形外科医生协会档案管理员及外科医生罗杰·格林将这台手术定义为现代医术意义上的首例皮瓣整形手术。在之后发生的索姆河战役中,吉里斯及其同行们又接连救治了2000多名面颊缺损的伤者,为英国在一战的军事医疗领域作出巨大贡献。

    吉里斯及其同事在实践中不断对整形方法加以创新。据惕尔尼的《外科大历史》一书所载,他们会对展开后的管状皮瓣或脂肪做大范围的修补,弥补烧伤或炮弹对嘴唇、鼻子等五官造成的损害。此外,还在移植组织留下孔洞给眼睛和嘴巴,使得病人在移植皮瓣重获血液供应、伤口愈合之前可以正常生活。至于那些因眼睑烧伤而无法闭眼的士兵,吉里斯也为他们植皮重建,后来更运用这样的技术治疗因患麻风而毁容者。

    吉里斯是颜面重建的艺术家。很多受到毁容的人,原本出席公共场合只能配戴面具,但经过他整形之后的面容却很自然,甚至步入了婚姻殿堂,重拾了对生活的信心。在闲暇之余,吉里斯潜心研究大量相关书籍,学习使用各种不同的整形和重建方法,力求达到完美的效果。每次手术前,他都要花巨大的时间精力在纸上设计,或是用蜡、石膏等材料做模型,确保万无一失。他也经常对他的追随者说,面部修复是一项艰苦的工作,一个面部修复案例可能要通过多次手术才能完成,因此必须要有足够的耐心。

    在吉里斯及其同行们的推动下,整形外科手术开始在英国兴起,许多医院开始设置专科病房和床位,以救助那些在战场或其他情况下遭受面部损伤的人们。1917年,吉里斯说服当局在位于肯特郡锡德卡普的玛丽女王医院成立治疗脸部创伤和烧伤的专科病房。在1917—1921年中,吉里斯和他的同事们进行了超过11000台手术,挽救了5000名以上的伤者残缺的脸庞。为了表彰吉里斯在战争中作出的贡献,英国当局在1930年6月的女王生日荣誉日授予他骑士称号。同为英国外科专家和物理学家威廉· 阿布思诺特-莱恩对此评论道:“晚来总比不来好。”

    医学的发展道路是曲折的。即便整形手术效益良多,但在当时仍被传统外科医生视为旁门左道。为了使整形手术获得大众的认可,吉里斯在一战后继续偕同雷恩斯福德·莫勒姆和其他杰出的医师一道从事医学研究,并且到各地巡游演讲,向世界宣传最先进的整形技术。1930年,他邀请他的堂弟,也就是日后著名的整形外科医师阿奇博尔德·麦金杜爵士加入,并建议他在圣巴洛托缪医院申请一个医师岗位。麦金杜随后在那里担任伦敦卫生和热带医学学院整形外科总医师和讲师,成为了整形领域的佼佼者。二战爆发后,他对严重烧伤和面部毁容的飞行员实施了多例成功的整形手术,为二战后外科整形和重建研究的发展奠定了重要基础。为了给予在漫长恢复过程中的士兵以心理安慰,麦金杜还在1941年为毁容的士兵创建了“豚鼠俱乐部”,对他们进行心理辅导。二战后,麦金杜爵士还帮助建立了英国整形外科医生协会,并且担任了该协会的第三任会长。麦金杜去世之后,1961年3月22日维多利亚女王医院为纪念他而设立了布朗德-麦金杜研究单位。然而,不论是麦金杜爵士取得的这些成就,还是整形手术在英国的飞速发展,归根到底都离不开哈罗德·吉里斯的筚路蓝缕和悉心引导。吉里斯是当之无愧的“现代整形外科手术的鼻祖”。

    今日,随着医疗设施和外科技术的进步,整形手术非但不再是“奇技淫巧”,而且成了风靡全球的时尚。吉里斯在后期注重的审美效果,在当代被发扬光大。

    

【字号: 】【打印】【关闭

0100701600300000000000000111000011221114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