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灯市口”历史上是卖灯的吗
2017年11月06日
来源: 北京日报
【字号: 】【打印

    灯市口大街像一条扁担,西边挑着金街王府井,东边挑着银街东单和东四,一公里长的街道两边高楼巍耸鳞次栉比。古槐掩映下的街道,清幽静谧,毫无闹市喧哗,被人称作“低调的市中心”。

    历史上的灯市口,却因繁华热闹著称于世。《日下旧闻考》记载灯市口大街“衢中列市,棋置数行,相对俱高楼。楼设氍逾帘幕,为宴饮地。一楼每日赁值至有数百缗者,皆豪贵家眷属也。”

    中华民族自古有正月十五即上元节赏灯的习俗。唐朝灯节已有相当规模,景云二年胡人婆陀呈请上元夜点燃1000盏花灯,得睿宗皇帝准奏,并驾临安福门观灯。开元年间玄宗李隆基颁诏,上元节文武百官可与百姓观灯3日。宋太祖赵匡胤将上元观灯改为5日,宋理宗赵昀增为6日。“观灯十日”为朱元璋所创。永乐七年明成祖朱棣下令,上元节赐百官放假10天,普天同庆、与民同乐。民间把上元赏灯称为“走百病”,平民百姓在赏灯中自寻其乐“祛病健身”。从那时起,灯市口因设灯市而得名,成为北京内城著名的繁华之地。

    当年每逢上元节,灯市口沿街店铺遍悬彩灯,纸灯、纱灯、麦秸灯,天地灯、百花灯、走马灯、鸟兽灯、五色明角灯,五花八门令人目不暇接。灯上绘有奇花异草、鸟兽鱼虫、山水人物,颜色鲜美、形象逼真。百货摊点的纨素珠玉、华丽装饰,招揽来达官贵人四海商贾。鼓瑟齐鸣的茶馆、酒肆、戏园子,街边卖艺的杂耍、翻筋斗、蹬坛子,穿街而过的太平鼓、跳白索,吸引了争相而至的远近百姓。白天游人如织熙熙攘攘,夜晚花灯齐放五彩斑斓,还有人放烟火,二踢脚、天地灯、八角子、飞天十响,绚丽夺目的礼花与流光溢彩的华灯相映生辉。《燕都旧闻考》述说当时的情景:“观者如云,九轨之衢,竟夕不能举步。香车宝马,参错其间,愈无出路,而愈进不已。”

    灯市口成了灯具交易市场,除了纸灯、彩灯、冰灯、麦秸灯等装饰灯,更多的是纱灯、油灯、玻璃灯,灯芯、灯碗、灯台等实用灯具。大量的交易不限于上元节期间,相关生意延伸发展,带动繁荣了灯市的周边。锡拉胡同,以锡灯、烛台、蜡扦得名;燃灯油坊应运而生,油坊胡同就是灯市口北巷的原名。从附近的灯草胡同、金鱼胡同、大小鹁鸽胡同、猪市大街等处的地名,不难想象这一商业圈的繁盛景况。

    清初定制,八旗居址禁设商业网点,灯市被移到外城,市场日趋冷落萧条。灯市口大街相继建了镶白旗都统署、张贝子府、熙贝勒府、佟国纲府,开办了育英学校、贝满女中、协和女子大学。上个世纪50年代进驻了全国妇联、空政文工团、北京越剧团,改革开放后建起了松鹤大酒店、天伦王朝饭店、皇冠假日饭店……虽都享誉京城,但始终没有恢复当年喧闹的商业景象,昔日繁华灯市的多彩辉煌再也没有重现。

【字号: 】【打印】【关闭

0100701600300000000000000111000011219129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