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东坡居士:竹杖芒鞋轻胜马究竟谁怕?
2017年10月20日
来源: 趣谈名人
【字号: 】【打印

    二十一岁的苏东坡首次应试所作《 刑赏忠厚之至论》获得主考官欧阳修的赏识,却因欧阳修误认为是自己的弟子曾巩所作,为了避嫌,使他只得第二。东坡在文中写道:“皋陶为士,将杀人。皋陶曰杀之三,尧曰宥之三。”及苏轼谒谢,即以此问东坡,东坡答道:“何必知道出处!”欧阳修听后,不禁对苏轼的豪迈、敢于创新极为欣赏,而且预见了苏轼的将来:“此人可谓善读书,善用书,他日文章必独步天下。”

    然而一时的声名大噪并没有持续很久,正当苏轼准备要大展身手时,突然传来苏轼母亲病故的噩耗,便随苏辙与其父亲一同回乡奔丧。继苏父死后,震惊朝野的王安石变法开始,苏轼的许多师友包括欧阳修在内因反对新法被迫离京,朝野旧雨凋零。随后苏轼上书谈论新法的弊病。王安石很愤怒,让御史谢景在皇帝跟前说苏轼的过失。苏轼于随是请求出京任职:先后被派往杭州任通判,徐州知州,湖州知州。革新除弊,颇有政绩。东坡居士: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

    但苏轼是诗人,笔端常带感情,即使官样文章,也不忘加上点个人色彩,说自己“愚不适时,难以追陪新进”,“老不生事或能牧养小民”,这些话被新党抓了辫子,说他是“愚弄朝,妄自尊大”,说他“衔怨怀怒”,“指斥乘舆”,“包藏祸心”,讽刺政府,莽撞无礼,对皇帝不忠,如此大罪可谓死有余辜了。这年七月二十八日,苏轼上任才三个月,就被御史台的吏卒逮捕,解往京师,受牵连者达数十人。这就是北宋著名的“ 乌台诗案”(乌台,即御史台,因其上植柏树,终年栖息乌鸦,故称乌台)。

    乌台诗案这一巨大打击成为他一生的转折点。新党们非要置苏轼于死地不可。救援活动也在朝野同时展开,不但与苏轼政见相同的许多元老纷纷上书,连一些变法派的有识之士也劝谏神宗不要杀苏轼。王安石当时退休金陵,也上书说:“安有圣世而杀才士乎?”在大家努力下,这场诗案就因王安石“一言而决”,苏轼得到从轻发落,贬为黄州(今湖北黄冈)团练副使,本州安置,受当地官员监视。苏轼坐牢103天,几次濒临被砍头的境地。幸亏北宋时期在太祖 赵匡胤年间既定下不杀士大夫的国策,苏轼才算躲过一劫。东坡居士: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

    出狱以后,苏轼被降职为黄州(今湖北 黄冈市)团练副使(相当于现代民间的自卫队副队长)。这个职位相当低微,并无实权,而此时苏轼经此一役已变得心灰意冷,苏轼到任后,心情郁闷,曾多次到黄州城外的赤壁山游览,写下了《 赤壁赋》、《 后赤壁赋》和《 念奴娇·赤壁怀古》等千古名作,以此来寄托他谪居时的思想感情。于公余便带领家人开垦城东的一块坡地,种田帮补生计。“东坡居士”的别号便是他在这时起的。

    王弗是苏轼的第一个妻子,十六岁时与年方十九的苏轼成婚,婚后二人恩爱甜蜜。结婚十一年因病逝世,《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正是苏轼结合自己十年政治生涯中的不幸遭遇和对妻子早逝的无限感慨,“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形象地反映出对亡妻永难忘怀的真挚情感和深沉的忆念。

    词至东坡,倾荡磊落,如诗,如文,如天地奇观。

【字号: 】【打印】【关闭

0100701600300000000000000111000011218317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