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懒起画蛾眉:古代眉妆竟有这么多“花样”
2017年10月09日
来源: 人民网
【字号: 】【打印

    “云想衣裳花想容”。服饰和化妆,自古就是女子生命中的重要内容,也是时尚最外在的表现。时尚是轮回的,于是有怀旧、模仿、向前辈致敬……但若是隔了几百乃至上千年呢——中国古代的女子用怎样的方式装扮着自己?

    今天,文艺星青年为您献上人民文学出版社最新出版的《湮没的时尚·花想容》精彩书摘,一起了解古代关于“眉毛”的那些时尚轶事……

    眉意:《红楼梦》中的“颦颦”

    《红楼梦》里,宝玉、黛玉初次相见,首先映入他眼中的,就是她的眉和目:“两弯似蹙非蹙罥烟眉,一双似泣非泣含露目”,后来,宝玉问黛玉表字,黛玉道无,宝玉遂送“颦颦”二字,且道:“《古今人物通考》上说,西方有石名黛,可代画眉之墨。况这林妹妹眉尖若蹙,用取这两个字,岂不两妙?”

    第一眼,他就解读出了她名字的由来——黛,是一种青黑色的颜料,古时女子用以画眉,所以后来成为女子眉毛的代称。

    眉史:螓首蛾眉,巧笑倩兮

    一个女人所有的妆容里面,最重要的也许就是眉了。“施脂憎太红,傅粉未云美。淡扫两春山,盈盈映秋水。”(清·宋鸣琼《画眉》)所谓“眉清目秀”,有时候,不需要脂粉,只要眉毛清清楚楚了,整个人就清爽起来。而中国古代女子眉妆的历史之悠久、花样之繁复、长短粗细曲直浓淡之变化,真真是可以书写一部《眉史》的。

    春秋

    春秋时的第一个大美女庄姜,“螓首蛾眉,巧笑倩兮”(《诗·卫风·硕人》),这对像蚕蛾触须那样细长而弯曲的眉毛,成为后世女子追求的主流。

    战国

    战国时的女性妆容的基本特点是“粉白黛黑”,从“蛾眉曼只”“曲眉规只”“青色直眉”(屈原《楚辞·大招》)可以看出,至少在这个时候,她们已经开始修饰自己的眉毛了。

    其中尤以“蛾眉”最为流行,所谓“众女嫉余之蛾眉兮”(屈原《楚辞·离骚》)。这种弯而细长的眉毛,据专家考证说,源自原始部族的蚕蛾崇拜,因此早期的蛾眉画好之后,还要在下方点几个小圆点,就像蚕卵一样,才算是完整的蛾眉。

    除“蛾眉”外,楚女俗尚的眉妆还有“青色直眉”,不似蛾眉那般弯曲,但也是细长的。

    汉代

    汉代是中国古代眉妆的第一个繁盛时期。这一时期出现了长眉、远山眉、八字眉、惊翠眉、愁眉、广眉等诸多名目。

    长眉入鬓,顾盼神飞。在蛾眉的基础上演变而来的长眉在汉代流行一时,西汉司马相如(约前179—前118)的《上林赋》说:“若夫青琴宓妃之徒,绝殊离俗,姣冶娴都,靓妆刻饰,便嬛绰约……长眉连娟,微睇绵藐……”郭璞《索隐》曰:“连娟,眉曲细也。”看样子长眉也是纤巧细长弯曲的,与蛾眉似无太大区别。

    而司马相如的妻子卓文君,则引领了“远山眉”之风。《西京杂记》说她“眉如远山,时人效之,画远山眉”。比较起绘形摹状,中国古代文人和画家更擅长的是描画意境。淡远、凝翠、秀美、悠然、如烟如织、如诗如画……想来这便是当年文君之眉给人的感受吧。直到汉成帝(前51—前7)宠妃赵合德,入宫之时“为薄眉,号远山黛”,尚且选择这种眉式,可见其流行。

    这类细长弯曲的眉式也有变异,比如八字眉。其眉头上翘,眉尾下滑,形似“八”字,故而得名。《妆台记》云“汉武帝(前156—前87)令宫人作八字眉”,湖北云梦西汉墓出土的木俑上可以看到这种眉式。这种八字眉到唐代完成了一个时尚的轮回,被“复古”,即白居易《时世妆》里的“双眉画作八字低”。不过唐代的八字眉要比汉代稍稍粗一点。

    唐代

    唐代,这是中国古代眉式最为丰富的时期,可以这么说,额头是画纸,女人们在上面随心所欲地挥洒泼墨,显示出非凡的创造力。

    唐代女子甚至还发明了“去眉开额”——把全部眉毛和部分额头上方的头发剃掉,真是“天庭饱满”了,《资治通鉴》中说武则天是“方额广颐”,未知是出自天然还是“去眉开额”的结果。画眉毛时,要画在高于原来位置的额头上,再配上用垫衬或假髻做出的高大发式,骨细肌丰的身材,一派雍容华贵景象。

    李商隐《无题》诗:“八岁偷造镜,长眉已能画”,连幼女也学画长眉,说明画眉在唐朝的流行程度。

    据说唐明皇“令画工画十眉图。一曰鸳鸯眉,又名八字眉;二曰小山眉,又名远山眉;三曰五岳眉;四曰三峰眉;五曰垂珠眉;六曰月稜眉,又名却月眉;七曰分梢眉;八曰逐烟眉;九曰拂云眉,又名横烟眉;十曰倒晕眉”。

    清代

    直到清代女诗人笔下,眉也是以弯、长、细为美的,“羡尔双蛾似初月,不须相待画眉人”(徐昭华《月下赠商云衣和韵》),“怪底蛾眉画更长,双螺不藉墨痕香”(徐昭华《道朱夫人喜时其外新领乡荐》),“鬓涵秋水黛长描,对影评来若个娇”(胡慎容《窥采齐姊晓妆》),“徘徊染黛晕修蛾,枕痕印颊红双涡……十眉图子今谁授,写得遥山一痕秀”(孙荪意《画眉曲》)……

    眉具:粉白黛黑

    女人们花样变换的眉式,大多与天生眉形有一定的差异,有些还相差极大,因此画眉之前,先要修眉,即去掉原有的多余的眉毛,这就需要专门的工具,比如眉刀、眉镊等。这些工具古代女子早就使用,而且,比今天的更精致。

    在马王堆汉墓里,有一把玳瑁篦,篦齿59根,其细密令现代人也为之惊叹。一般认为篦是一种比梳子齿密的梳头用具,用于剔除发垢。

    其实,篦还有一个别名,即“眉匠”,宋陶谷《清异录·眉匠》:“篦诚琐缕物也,然丈夫整鬓,妇人作眉,舍此无以代之,余名之曰鬓师、眉匠。”可见它还有梳理眉毛的功用。

    修眉之后,就是要画出理想的形状了,今天我们有各式各样的眉笔,古代的女子又用什么来画眉呢?

    黛黑

    “粉白黛黑”,从现存的文献资料来看,最早的画眉材料便是“黛”了,所谓“南都石黛,最发双蛾”(南朝梁陈间?徐陵《玉台新咏序》),黛是一种黑色矿物,也称“石黛”,长期以来一直是中国古代女子画眉的主要材料。使用的时候,要把黛放在的黛砚(亦称黛板、板砚)上,用砚杵慢慢研磨成粉状,加水调和,然后再涂到眉上。

    古之“美眉”:巧笑倩兮,美目盼兮

    在漫长的历史中,有四位美人因眉而获世之美誉:

    古之美人,以眉著者,得四人焉,曰庄姜,曰卓文君,曰张敞妇,曰吴绛仙。庄姜螓首蛾眉,文君眉如远山,张敞为妇画眉,绛仙特赐螺黛。由今思之,犹足令人心醉而魂消也。

    ——钱塘徐士俊野君《十眉谣·小引》

    庄姜:庄姜的典故出自《诗经·卫风·硕人》,诗中形容庄姜“手如柔荑,肤如凝脂,领如蝤蛴,齿如瓠犀,螓首蛾眉,巧笑倩兮,美目盼兮。”后世以“蛾眉”代指美女正来源于此。

    卓文君:卓文君则是远山眉的鼻祖。《西京杂记》载“文君姣好,眉色如望远山”,《事物纪原》中则说“《西京杂记》曰司马相如妻卓文君,眉如远山,时人效之,画远山眉。”

    张敞妇:“张敞画眉”的典故为人所熟知,《汉书·张敞传》载张敞为妻子画眉,以致“长安中传张京兆眉怃”,但这却成为夫妻恩爱的佳话,正所谓“古有张京兆,深闺出美谈。今看千仞黛,月月候初三”。

    吴绛仙:吴绛仙因擅画蛾眉而受到隋炀帝青睐,相传隋炀帝南下游玩时,被殿脚女吴绛仙一双迷人的长蛾眉吸引,甚至“倚帘顾之,移时不去”,赐予她贵重的螺子黛以画眉,而绛仙的眉形也被众多人效仿。(颜师古《隋遗录》)。

    

【字号: 】【打印】【关闭

0100701600300000000000000111000011217753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