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赵氏孤儿》和欧洲人之间的中国情结
2017年09月12日
来源: 新浪博客
【字号: 】【打印

    元曲,为散曲或杂剧的通称,是盛行于元代的戏曲艺术,元曲是中华民族灿烂文化宝库中的一朵奇葩。元代纪君祥所写《赵氏孤儿》是中国戏曲史上的一部伟大作品,《赵氏孤儿》与《窦娥冤》、《长生殿》、《桃花扇》并称中国古典四大悲剧,相关的历史事件记载见于《左传》,司马迁《史记·赵世家》,刘向《新序》、《说苑》。国学大师王国维赞《赵氏孤儿》“即列之于世界大悲剧中,亦无愧色也。”

    这部历史剧在中国的非凡艺术成就不再赘述,让国人自豪的是,在十八世纪的欧洲,《赵氏孤儿》被多次搬上舞台,引起轰动,有人把它同莎士比亚的《哈姆莱特》作比较,迄今为止,这是唯一一部在外国产生巨大影响的中国剧作。

    十七世纪中叶到十八世纪中叶,是中国的康乾盛世,古老的中华帝国幅员辽阔,物质丰富,文化繁荣,在世界上地位崇高,欧洲许多国家对于神秘中国尤其膜拜。当时包括路易十四在内的王公贵族们特别喜欢中国货,华丽丝绸,精美瓷器,名贵刺绣,木质家具,这些中国元素渗透到他们奢华的生活中,在他们的影响下,中国时尚,中国热蔚然成风,法国学者莫里斯·罗宾曾这样写道:“在古代欧洲和启蒙运动时代的西方,中国简直无所不在。”其实,这股让欧洲人趋之若鹜的“中国风”之兴起和《赵氏孤儿》,以及法国有千丝万缕的关系。

    第一个翻译《赵氏孤儿》的人叫马约瑟,他是法国人。将《赵氏孤儿》改编成戏剧搬上外国舞台,引起强烈轰动的也是一个法国人,他就是大名鼎鼎的伏尔泰。马约瑟和伏尔泰,都有着浓浓的中国情结。公元1698年,康熙三十七年,路易十四选派一批传教士来到中国,精通汉文的马约瑟就在其中。这一行人来的目的不只是传教,还要进行汉学研究,里面不乏汉学家。马约瑟在中国待了三十多年,是个地地道道的中国通,他有名的著作是《汉语札记》。最初,马约瑟将《赵氏孤儿》翻译成法文,准备送给好友傅尔蒙,送信人却误把信件转给了汉学家杜哈德,当时杜哈德正在编辑《中华帝国通史》,于是把译本收录到第三卷,随后出版发表。此译本也收录在1736年在海牙出版的《中华帝国全志》第3卷第417~460页内。

    感谢这次阴差阳错,让中国文化走进欧洲大陆。可以说,《中华帝国通史》是18世纪中国文化热的主要源头之一,《赵氏孤儿》一经发表,立刻得到读者热捧,甚至影响到整个欧洲,《赵氏孤儿》先后被译成了英文、德文、俄文等多种版本传播。许多文学巨匠都给予了极高的评价,歌德曾经评价说,《赵氏孤儿》这部作品深含着“结了晶的人性”。

    大文豪伏尔泰在读了《赵氏孤儿》后,被深深吸引,《赵氏孤儿》虽然来自东方,但是剧情曲折多变,扣人心弦,矛盾冲突尖锐,人物性格鲜明,感染力超强,其震人心魄、催人肝胆的悲剧美与伏尔泰的审美观符合,当然也符合法国悲剧标准。伏尔泰于1753~1755年对《赵氏孤儿》进行了改编,名为《中国孤儿》,并于1755年8月20日在巴黎各剧院上演,随即轰动剧坛,盛况空前,成为欧洲戏剧界的盛事。此后很长一段时间,以赵氏孤儿为代表的东方题材在欧洲各个国家的文化界和文学界风靡一时。

    随后,英国戏剧作家默非又重新改编了《中国孤儿》,在伦敦演出,引起极大震动,其故事情节与《赵氏孤儿》有所不同,但基调大致一致。《中国孤儿》在英国舞台上反复演出,甚至横渡大西洋,在美国费城、纽约等地上演,有资料统计,当时《中国孤儿》仅在英国就演出了四五十场。

    《中国孤儿》首演时,伏尔泰献词道:“《赵氏孤儿》是一篇宝贵的大作,它使人了解中国精神,有甚于人们对这个庞大帝国所曾作和所将作的一切陈述。”时至今日,《赵氏孤儿》依然以各种艺术形式久演不衰,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永远熠熠生辉。

【字号: 】【打印】【关闭

010070160030000000000000011100001121649128